2010年9月12日星期日

簡評Zoom H1高清錄音筆

在7月初, Zoom宣佈推出入門級高清錄音筆 - Zoom H1. 在香港, Zoom產品由通利琴行代理, H1亦已在本週抵港. 由於香港是從日本進口, 在日元高企下, 香港以HK$980開售, 大致上跟隨日本稅前定價10800 Yen, 比美國的美元定價高出近三成.


錄音筆支援高清也不是甚麼革命性的新產品. 讓我在意的是其低價格, 與及其實用性:

1. Stereo X/Y的麥克風設計
很多人也會理解立體聲收音需要兩個麥克風. 然而, 立體聲收音質素非常受兩個麥克風的位置影響. 大多數的錄音產品很隨便的安放了兩個麥克風, 結果不是沒有立體聲效果, 就是左右交替不自然. Stereo X/Y的麥克風設計, 在提供較佳立體聲分離的同時, 音源在前方移動時也可以得到很自然的左右交替.



2. 可兼作VDSLR收音麥克風
Canon EOS 5D MK II、7D、Panasonic GH1等可換鏡相機能拍出相當不錯的影片, 但收音方面的表現卻不太理想, 跟攝錄機相去甚遠. 不過配備立體聲麥克風也不便宜, 像Azden那些入門產品也得花差不多HK$400. 現在Zoom H1除自帶錄音功能外, 也可以兼作VDSLR的立體聲麥克風用, 比原廠的確是不錯的概念.



相比手上的Rode Stereo Videomic, 高頻延伸完全不同級, 結果符合預期. 不過撇開音質只看立體聲定位的話, Zoom H1的表現已是相當可觀. 考慮到Zoom H1是HK$1000不到的產品, 幾乎是Rode SVM的三分之一, 還要自帶高清錄音. 整體來說表現符合預期, 算是很超值的產品. 不過購買時需要留意, 產品不附任何防風罩. 這樣的麥克風在裸露狀態下不宜戶外使用. 因此, 在戶外使用時必需配合海棉防風罩或"死貓" (Dead cat, 那種像貓毛的防風罩)使用.

適合PCM音樂播放用嗎?
我早前購買了的Sony PCM-D50 PCM錄音機, 被音樂發燒友當成Hi-Fi級隨身聽使用(這個用法源於DAT, 在日本就流行了好多年). Zoom H1作為高清PCM錄音機, 能夠應付這種需要嗎? 很可惜, 它的嗓子除了乾淨清楚外, 在音樂聆聽而言沒甚麼可取之處

原文: http://gbear.myphotos.cc/?p=137

2010年6月20日星期日

GF1/GH1野外微距實測


本週繼續在野外進行m43的野外測試.
AF方面, 像中至高階DSLR般使用連續對焦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GH1/GF1所採用的對焦方式在微距使用上有著非常嚴重的盲點: 它們的對焦原理偵測指定範圍內, 只要偵測到銳利線條, 便視為中焦. 下圖便是微距拍攝時用AF常遇上的情況.

↓ GF1/GH1常見情況: AF經常對焦於背景

↓ 上圖中央部分, 前方主體像被繞過一樣, 因此這樣子已被識別成中焦

Panasonic的鏡頭雖然有順滑至可比蔡司手動鏡的Focus Ring, 但那實際上是Focus by wire的電子連動設計. 在AF模式下, 用戶不能預早進行手動控制對焦. 不過要拿GF1/GH1拍蝴蝶, 也不是沒有辦法:

1. 單次AF的運用
配合Custom Function中的"AF+MF"項目, 可於單次對焦後進行手動修正. 在上邊的情況, 在第一次對焦於背景時修正至近端景物, 再重新進行一次AF即可.

2. 連續AF的運用
在連續對焦模式, 相機在任何時候均不接受人手干涉對焦, 在微距拍攝時差不多是廢的, 勉強要用的話, 可先把手掌放在鏡頭前20-30cm距離先讓相機對焦, 再進行拍攝, 如此就比較會對焦於前景景物.

3. MF
由於鏡頭沒有對焦尺, 相機也沒有對焦距離的提示, 用戶根本不能得知鏡頭當前對焦在甚麼距離. 手動對焦除1:1拍攝外, 純MF的難用程度堪稱災難性.

比較讓人意外的, 是Panasonic的LCD Screen在野外的可用性相當高. 原廠45mm微距鏡只要拆掉遮光罩, 機頂閃燈可以完全地在1:1拍攝進行補光. 拍攝時, LCD Screen中出現Aliasing/Moire的位置就是中焦. 以拍攝靜態蝴蝶的複眼而言, 雖然比7D+100L更近地進行拍攝, 但只要把機體伸前即可, 其成功率可輕易地超越7D+100L.

↓ 手持1:1拍攝範例1 - 原圖(JPEG直出, 唔記得轉RAW+JPEG)


↓ 50% Crop(裁出1440x960再縮小至720x480)

↓ 手持1:1拍攝範例2 - 原圖(JPEG直出, 唔記得轉RAW+JPEG)

↓ 50% Crop(裁出1440x960再縮小至720x480)

原文: http://gbear.myphotos.cc/?p=128

2010年6月13日星期日

角翅弄蝶破蛹短片

經過了約10天的蛹期, 這角翅弄蝶終於破蛹而出了影片共使用了三部攝影機, 分別是接電腦錄影的Canon HV20 HDV機, Sony XR500硬碟AVCHD機, 與及Panasonic GH1.



原文: http://gbear.myphotos.cc/?p=124

2010年5月31日星期一

角翅弄蝶化蛹短片

近日到了蝶癡占士的工作室參觀, 他把一條角翅弄蝶的終齡蟲交給我拍攝短片. 我在拍攝白傘弄蝶化蛹及化蝶時吸收的經驗, 有著相當大的幫助. 這次的拍攝相當順利, 拍攝了不足兩天就結蛹了, 花了不足400GB的硬碟空間就完成拍攝了.



原文: http://gbear.myphotos.cc/?p=120

2010年5月22日星期六

測試Sound Blaster X-Fi Titanium HD

離開Creative差不多已經一年了, 個別舊同事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當Creative的業務代表, 在沒有找到合適新工作的現在, 間中還是幫他們做一些小工作. 這次是替他們測試快將上市的Sound Blaster X-Fi Titanium HD, 給他們一些市場推廣上的意見. 本來我還被要求替香港代理作產品發佈, 不過我還是推卻了. 只替他們訂下焦點及流程, 餘下的讓他們自行發揮好了.

由於我沒有打算搶在傳媒之前公開測試內容, 現在只公開一些圖片, 再跟大家談談一些關於X-Fi的佚事好了.

↓ 對於向來不擅包裝設計的Creative而言, X-Fi Titanium HD的包裝設計算是相當的突破


↓ 原生PCI Express主晶片20K2及64MB DDR RAM


↓ 豪華用料之一 - Burr-Brown PCM1794 DAC


↓ 豪華用料之二 - Burr-Brown PCM4220 ADC


↓ 豪華用料之三 - 二段功率放大的前半部採用JRC2114


↓ 豪華用料之四 - 二段功率放大的後半部採用LME49710


在每一幅圖片上出現的電容, 在音效卡而言也是相當豪華. 不過這也算不上甚麼大不了. 光論電容的話, 在X-Fi Titanium某測試版時還有更豪華的東西, 只是DAC跟功率放大都是普普, 最終也沒有被推出市面而已.

Sound Blaster X-Fi是一個與我有頗深淵源的一個產品. 話說早在Sound Blaster Audigy 2上市前夕, 公司正尋找次世代的產品概念. 我當時就提出了多個概念, 正好成為了X-Fi的基礎:

1. 三模式操作
考慮到遊戲跟音樂聆聽間的Processing pipeline有基礎上的抵觸, 所以先是想出彈性改變Processing pipeline的概念. 受日本動畫啟發: 三段變型的話應該會是更酷. 在最終提交的建議中, 增加了一個針對電影欣賞的模式. 這個概念也就成了X-Fi 20K1/20K2的基礎.

2. 以Upsampling概念取代DVD-Audio支援
公司收集次世代產品概念的時候, 正是Audigy 2上市前夕. 作為向傳媒示範產品的我, 正為市面缺乏DVD-Audio唱碟而煩惱. 因此就提出了使用Convolution Processing之類的方法以提升CD及MP3至DVD-Audio為Differentiation, 以解決缺乏DVD-Audio的問題, 出發點其實比較傾向市場推廣訊息上的需要. 這個概念也就成了X-Fi中的Crystalizer功能. 在實際使用上, 其實Crystalizer對遊戲音響的增強效果比對音樂的效果更顯著.

3. 以3D Sound修正耳筒的音樂播放效果
由於大部分音樂在錄製時都假定了用戶使用立體聲喇叭播放, 在使用耳筒播放時有頭內發聲的感覺. 使用3D Sound將音樂置於前方, 大概可以使音樂聽起來更自然. 這個概念也就成了X-Fi中的CMSS-3D功能.

至於現在的Titanium HD, 則又有另一個故事: 在初代X-Fi推出後, 我便推介一個我在過去提出卻沒有被採納的方案: 隨著7.1喇叭的淡出, 用戶使用的聲道數量本來就在下降, 而使用耳機或二聲道的人才是主流. 把主卡的類比部分改為以2聲道為基礎, 把8聲道相關的物料成本壓縮在優化2聲道之上, 並讓多聲道成為選購部分, 這樣既可有助提高基本產品的成本效益, 也有助庫存管理. 然而, 這個概念似乎華碩方面也想到了, 他們的Essence ST/STX也就是有著這樣的概念. 無論如何, 現在的Titanium HD似乎沒有提及多聲道的選購部分, 最終是否還有這樣的東西, 倒要看看Creative本身了.

2010年4月29日星期四

南美觀蝶之旅在Yahoo Blog臥熊崗連載中

南美觀蝶之旅在Yahoo Blog臥熊崗連載中.

http://hk.myblog.yahoo.com/giantbear-appear

2010年3月28日星期日

高速影片拍攝下的綠弄蝶


過去, 我在使用Sony XR-500攝錄機時也有拍過一些每秒100格的高速影片. 不過XR-500的高速拍攝只可以連續拍3秒, 然後就得花上約12秒的時間作紀錄. 使用上有頗多的限制. 近來看到了Casio新款DC的報導, 翻查資料才得知其舊機種早就可以無限制地拍攝高速影片, 且支援隨時於每秒30格與每秒210fps格之間切換. 反正我對這類機體的興趣僅在高速影片拍攝, 質素方面也沒有太大的期望, 所以乾脆買一台2009年款來嘗試此功能.
如此無限制的高速拍攝, 確實是高清以外的另類趣味. 碰巧這次測試就遇上了以速度見稱的綠弄蝶, 且看是它快還是相機快吧. 影片經過後期製作, 部分高速片段再額外減速播放, 令個別動作得到更清楚地的展現.


SSD化實驗計劃(2) – Mac Mini實測

經過OS安裝及更新後, 測試正式開始. 換成SSD後, 由按電源按鈕至完成載入第一個網頁的時間, 從48秒大幅縮短至33秒. 當中啟動Browser部分的提速相當明顯.



33秒對於不少Mac用戶而言, 似乎不是甚麼厲害的數字. 然而, Mac Mini相對個別型號如部分Mac Book Pro花上較長時間在起動前的準備工作, 需要花上較長的時間才顯示Apple標誌. 另外, 普遍Mac友都是以顯示桌面計算起動時間, 而不是以Browser完成載入網頁計算. 假如以一般Mac Book Pro的標準來看, 換成SSD後的起動時間應該在20秒內.

2010年2月18日星期四

SSD化實驗計劃(1) - Mac Mini

去年, 固態硬碟(SSD - Solid State Disk)開始流行. 基本上, 論順序存取表現, 不少2.5吋流動規格SSD已達頂級3.5吋桌面7200rpm硬碟的兩倍, 隨機存取更非傳統硬碟可比. 然而, SSD並不是性能的絕對保證, 便宜的SSD往往欠缺效能, 高效能的SSD又欠缺性價比. 在可配置多台硬碟的桌面電腦混合使用傳統硬碟及SSD, 是不錯的主意.

近期, Kingston推出了新款的SSD, 有著不錯的價格(平均32GB約HK$700, 跟中入門CF卡差不多), 而性能也不錯. 以128GB的容量, 既足以作為桌面機的系統硬碟, 也符合Notebook的基本需要. 聽說近日一些本地雜誌刊登了相關報導, 農曆年後成為大熱產品.



買了這個SSD回來, 第一個測試對象是Mac Mini. 然而, 對不少用戶而言, 銀色/白色配色的Mac Mini就像一個黑盒, 外殼沒有半根螺絲讓不少由PC轉用Mac機的DIY用戶卻步. 要打開Mac Mini, 是要用上特別的工具, 這裡用的是補土刀. 假如要替iMac換硬碟的話, 就得使用玻璃吸盤. 在Google搜尋關鍵字Mac Mini Teardown或iMac teardown, 可以找到一些相關資訊.



這次測試用上最新的Mac OS X Snow Leopard.



把Mac Mini外殼拆開後, 要先解開扣具上的無線天線組件, 把音效模組的接線解開, 再把上層模組四角的螺絲拆掉, 就可把含光碟機及硬碟的上層模組拆出來. 往後的事就容易辦.



雖然在SSD安裝比在傳統硬碟安裝快, 但從DVD光碟安裝還是最大的瓶頸. 正如Windows 7安裝一樣, Mac OS X的安裝程式也可以抄至USB手指碟上進行. 速度會比從DVD光碟安裝快上很多.



待續...

原文: http://gbear.myphotos.cc/?p=93

入門系統Mac OS X及Windows 7的起動速度測試


對很多人而言, 電腦起動非常費時. 事實上, 不少人在使用的Windows XP, 起動時間花上3分鐘以上並不稀奇. 這問題與"Win Rot"現象有關, 指的是系統會隨使用時間而腐壞變質. Windows本身比Mac支援更多更廣的軟硬件, 這些軟硬件普編在系統添加驅動程式、輔助程式、服務程式等, 而為了起動順利又往往加添等待時間. 移除硬件時, 相關驅動程式及軟件仍然嘗試起動, 卻又因硬件不存在而起動失敗, 添加額外的等待時間. 在移除軟件時, 卻又經常留下渣滓. 久而久之, 系統便愈來愈慢, 當中起動部分更見明顯.

以我個人的看法, 這與個人的使用習慣不無關係. 事實上, 我自組了一台Vista的系統給老爸用, 用上一年多也未見有"Win Rot"現象. 一年多來, 只有用於新聞瀏覽、相片及影片瀏覽等, 只有Flash Player、系統及防毒軟件進行更新. 在KISS (Keep it short and simple)的使用概念下, 並無"Win Rot"現象. 後來Windows 7推出, 支援了香港的數碼電視廣播, 我便轉用Windows 7讓這台系統兼作Media Center處理電視錄影, 至今相當可靠高速.

近日在討論區遇上某忠實Mac Fans, 在起動時間上有一些意見. 作為PC/MAC兩棲用戶, 即時檢查系統並進行計時, 再貼到討論區. 想不到對方竟然一口開出驚人的起動時間(其聲稱一台使用5400rpm HDD Macbook Pro的起動時間, 比Youtube上所有7200rpm HDD Macbook Pro的測試時間更佳, 甚至直逼換上Intel X25-M SSD做出的時間). 我把影片貼出來證明我所說的時間, 他也跟隨把影片貼出來. 我的影片跟我報稱的時間大致相同, 他所花的時間卻比報稱多了1/3. 被我指出實際時間多出了, 弄得這位忠實Mac Fans老羞成怒. 明明我把時間改為量度由Apple Logo出現開始計算, 而非按開關開始計算, 好讓他有個下台階, 他卻毫不領情死纏爛打. 沒法子, 理智的Fans跟死忠的Fans就是不一樣. 個人推算, 這位忠實Mac Fans大概是依照PC可以做出的時間來打折, 或者在心底把Mac的表現美化了足足25%. 無論如下, 以下是我的測試影片:




實際上, 現在的系統有不少快速起動方式. 會比關機多耗1W至3W電的待機模式, 可以做到瞬間起動. 基本上跟關機狀態一樣的冬眠模式, 會耗用一些硬碟空間, 可以做到20秒至30秒起動. 這些都不是新東西. 至於混合睡眠模式, 可以設定分段時間, 讓閒置系統先進入可瞬間起動的待機模式, 在更長的閒置時間後再進入不再耗電的冬眠模式, 相當適合流動電腦使用.

也許使用Mac機會給人較時尚較精明的印象, 然而, 在使用Windows PC的時候精明一點, 使用體驗不輸Mac之餘, 在多方面也有較大的彈性.


原文: http://gbear.myphotos.cc/?p=89

2010年1月13日星期三

二手店鋪購買相機/鏡頭須知

在5D2 VS 7D影片測試中, 我曾提及物色二手EF17-55/2.8 IS時遇上有問題的鏡頭. 事緣賣家聲稱自己的鏡頭是行貨, 只購入一個月, 有行貨保養云云. 在我驗鏡之時, 一眼便看出那不可能是一個月鏡頭的狀態, 鏡頭也沒有試便即時檢查單據及保用證. 不出所料, 單據是二手店鋪發出的. 我當然是表明產品根本不會有原廠保用, 提出不可能用該價格購買鏡頭, 而賣家堅持產品有原廠保用, 最後交易就此作罷.

關於二手店鋪的發票是否能作為享用一年原廠保用之購買證明, 廠方之保修條款也有相當明確的說明:

"11. 此保修條款僅適用於該產品原購買者,並不伸延至任何第三者。佳能有權將本保修條款下之權利和責任轉至或授予任何在香港與佳能有聯繫的公司。"

依照這樣的條款, 廠方實質上可以將任何二手產品拒諸門外, 即使產品仍在原一年購買期內也不例外. 然而, 廠方一般不會過於嚴厲執行此條款.只要用戶持有有效發票, 基本上不會被拒諸門外. 問題是, 二手店鋪的發票是否被認為是有效的.

二手店鋪的產品往往都曾被舊用戶登記, 廠方都存有原來的用戶登記紀錄甚至是維修紀錄. 只要廠方輸入產品序號, 便輕易從數據庫取得所有資料. 要是發票跟原有紀錄有衝突, 不被廠方拒絕才怪. 不要忘記, 延長保修的年費一般是建議售價的8-10%左右. 假如隨便開一張發票就可以讓產品的一年保用期重置, 替人家開發票省保修費用不就尤如一門無本生利的生意? 因此, 部分二手店鋪聲稱產品可憑發票獲得一年原廠保用, 消費者不應輕信.